各類包裝設計對材料有不同的要求,在采用的原材物料應該是環保的、安全的、經濟的、可循環利用或可再生的進行選擇。
包裝材料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主、輔材料的來源與性質是影響LCA分析結果的主要因素。在1970年~1992年之間,有超過40%的LCA案例都是以包裝材料為研究對象的。它們定量研究了包裝制品、生產過程和服務相關的所有原料需要量、能量的消耗、放射性物質、廢棄物等對環境的影響。
1.可循環再生性原則 黏合劑、涂料、印刷油墨等的使用不應影響主體材料的回收利用; 一次性容器用的材料在無回收利用價值時,應可腐化、可降解;
2.經濟性原則 基礎主體材料應給出理化性能指標、技術參數、符臺的相關標準和使用的范圍,以規范材料使用; 原材料來源應比較廣泛、持久且容易獲得,保證材料生產連續、穩定; 材料生產過程中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量應相對比較少; 基礎材料進行品種多樣化、型號系列化、規格標準化,以滿足市場的需求; 材料應按標準或實際需要制定和劃分產品的等級和檔次,以滿足用戶的選擇; 材料應該能應用現代工業技術實現大規模生產; 對一般原材料進行深加工,使其成為優質、多用途的材料。
3.環保性、安全性原則: 塑料、塑基復合材料在采用助劑、黏合劑時應不產生毒副作用,保證操作者的人身健康;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、廢水、廢渣可回收處理,減少對環境的污染; 黏合劑、涂料等輔助材料應按相關標準,嚴格控制揮發性苯、甲醇等有害成份的含量; 食品及醫藥包裝所用材料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,并按相關標準嚴格執行。
|